“青年者,人生之王,人生之春,人生之华也。”李大钊笔下喷薄而出的青春气象,在民附的红色实践课堂中化作铿锵步履。3月14日,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以昆明阳宗海为课堂,以红色遗址为教材,近千师生共同开展“寻访红色足迹,点燃青春梦想”行走的思政课暨主题团日活动。通过理想信念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多元融合教育、传统文化与实践教育五大模块的立体化设计,将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历史现场,让青春信仰在行走中扎根。



一、理想信念教育——铸魂:飞虎队遗址的历史叩问

活动伊始,师生们走进飞虎队遗址,那些斑驳的砖瓦、泛黄的墙壁,无声诉说着当年那些热血青年保家卫国的壮举。“这里的一切都像是与历史对话,我仿佛触摸到了先辈们滚烫的初心。”一名学生感慨道。

二、爱国主义教育——铭志:仪式教育的当代注脚

在出发前的“为梦想立志”仪式中,师生们以手为笔、以心为墨,共同绘制象征团结的横幅。每一笔掌印,皆是师生同心的见证;每一抹色彩,皆为青春热血的泼洒。在徒步的起点,团员与党员教师分别重温入团、入党誓词,铿锵誓言在阳宗海畔回响,激荡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。校长王晓波在致辞中寄语民附学子:“红色足迹,是精神的火炬。愿你们以信念为帆,以行动为桨,以梦想为岸,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!”



三、多元融合教育——砺行:徒步登山的身心淬炼

蜿蜒山道上,野樱绽若云霞,紫藤垂落如瀑,簇簇芦苇在风中摇曳成浪。师生们穿行其间,俯身拾捡散落的垃圾,汗珠滚落浸透衣襟,却掩不住眉眼间的笑意。芦苇丛中,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山雀啁啾合奏成曲;行至隧道,紫藤花影掠过少年们泛红的脸颊,似为坚持者加冕。



四、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——润心:集体游戏的文明解码

在登顶后的共绘蓝图互动环节,学生们将心愿写在拼图上,拼出一幅“未来画卷”,随后,全体师生和“小德、小智”一起围成莲花造型,以“绽放”之姿寓意未来旗开得胜,更寓意民附“立德正身”的教育追求。全体师生齐唱校歌,手持国旗,以航拍定格下“莲花绽放”的壮丽画面,青春与理想在此刻交织成诗。活动尾声,学生们将写满焦虑的纸张撕碎后扔进垃圾桶,让青春在放下与担当的辩证中完成庄严仪式。



“青春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。”陈独秀的疾呼,在此刻化作阳宗海畔的青春跫音。民附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:红色基因从不是博物馆的标本,而是奔涌在少年血脉中的精神长河。这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正如校长王晓波校长总结的那样:“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——今日埋下的红色火种,必将照亮少年奔赴山海的路。”

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”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,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正以教育者的自觉,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养分,让思政课从“行走一阵子”升华为“影响一辈子”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以大地为课堂、以历史为教材、以实践为笔墨,在青少年的心田书写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时代答卷,让红色山河永葆青春光芒!




撰稿丨周兴阳   图片丨新闻中心   编辑丨周兴阳    校对丨乔仙丽   责编丨李思琪   复审丨石燕霞   终审丨任重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