烂漫阳光,铺洒而下,窗前风动,拂过叶梢,我转头看向窗外,恍惚间,似又回到了22年的那个夏天。仲夏蝉鸣,栀子花开,热烈的六月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告别;商山之下,莲花池畔,我们的梦想与青春在此地飞扬。不经意间回首,仍会觉得那年盛夏格外长,窗外蝉鸣也格外聒噪,那是记忆中从未有过的热烈……
当时只道是寻常
六点二十五分,闹钟的滴滴声响起,我翻身把闹钟按停,一口气换衣、下床、洗漱,做着一切我每天早上闭着眼睛都可以重复的事情。随后赶在六点四十打铃前冲到食堂买一碗卤面,打包好放在书包里,悄摸地躲过宿管阿姨的检查,带到教室里迅速解决掉。偶尔我有会承担起一个小组四个人的早餐,每当这个时候,头天晚上一定要检查好闹钟,就怕睡过了让同学挨饿。七点,早自习准时开始。升入高年级,早读任务越来越重,偶尔的齐读都可以成为部分同学们偷偷聊天的时间。“快快快,张姐/晗姐来了!”——这样的语句经常出现在早读这个情景之下。早读持续45分钟,后面25分钟就开始做题,题目是什么现在我已经不大记得了,只记得大家都会在知道任务之后哀嚎一声,然后又迅速调整状态,以刷题来开始新的一天……
每一天老刘、晗姐、小明哥、张姐、会会、锋哥都会轮番上阵,你方唱罢我登场,想尽可能多地带我们复习,查缺补漏。我们虽一边感叹着作业多、压力大,但一边又极力地调整状态去吸收知识。每一天回到宿舍脑子都是昏昏沉沉的,但我们还是会悄悄地挑灯夜战。偶尔的亮光会让宿管阿姨敲门提醒,但是等门外没有动静了,我们又继续“顶风作案”。那时的我们还经常暗自庆幸自己挑灯夜战不被发现,现在想来,门底有缝、门头有窗,怎么可能看不出来里面的亮光,只不过是老师们装作看不见罢了。一周两次的体育课成了我们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,这个时候我和朋友偶尔会打打羽毛球,但最常做的事还是绕着学校散步,一边走,一边说着自己的焦虑,但又一边畅想着未来:想着我们高考会如何,我们会去到哪个城市,会上哪个大学,甚至五年、十年之后会是什么样……
“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。”那时候的我们或许都在盼望着毕业,期待着身份的转变,我们太憧憬未来,以至于谁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生活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。当那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,我们都未曾察觉,当意识到的时候,已经无法再回去了,只能在偶尔寒暑假回家之后,趁学弟学妹们还没放假,以外来人员的身份登记进去,走着走了六年的路,再借老师的饭卡吃一次吃过六年的食堂……但其实那样的生活我曾经历过整整六年,只是当时只道是寻常罢了。
唯念师恩日月长
说来惭愧,有一名地理老师做班主任,我的地理成绩却是文综三科中最差的。但说实话,从老刘身上学到的道理,应该要比地理知识多得多。我依稀记得他在讲解河流发展阶段的时候和我们说过:“河流发展包括三个阶段:初期河流上游以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,多在上游形成‘V型河谷’;中期河流中游下蚀能力减弱,侧蚀能力加强,河谷逐渐变宽,逐渐形成‘U型河谷’;晚期河流下游流速逐渐减缓,最终在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河口三角洲等堆积地貌。这就像我们的人生:一开始充满了棱角,什么都想去试一试、闯一闯,后来待人待物逐渐学会了包容,慢慢地自我也就沉淀了下来,就像河流晚期下游一样,波澜不起,宠辱不惊。”我想,多年以后这个知识点可能很难被回忆复刻,但这个道理却能被久久铭记。
两个半小时300分的大文综试卷应该算得上是所有文科生的噩梦。在一开始分科学习的时候,首先暴露出问题的居然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历史。记得刚完成文理分科开始上课的时候,老师就逐渐开始训练我们的做题思维。我一直靠简单记背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不管用了,每次做题对错可以对半开。看着成绩一次不如一次,我也很着急,可能锋哥也看出了我的焦虑,就经常找我交流,帮我理清做题的思路,鼓励我继续刷题,也会在我偶有进步的时候在我的习题册上写下一两句赞许的话。就这样,在刷了两三本练习题之后,我的历史成绩终于有所稳定,甚至在一次月考中还考到了单科第一。但不管什么时候,锋哥总是微笑着,眼神中带着对我的鼓励和期许,看着我一步步在历史学科上找到了自信。
我们把做政治选择题,戏称是高压学习下一种另类的放松、娱乐。政治对我而言应该是最轻松的,尽管每次做文综政治的部分手都格外酸疼。我的政治学起来如此轻松,也离不开会会的教导。因为高一时候的文理分科,教我的老师也几乎换了一个遍。只有刘会老师教了我整整三年,这三年里,我从未见过她生气,每天来上课她都将最好的状态呈现给我们,陪伴着我们直到最后一刻。
每次上语文课,晗姐总是会以最温柔的语气说出最冰冷的话——“小可爱们,来,我们来看这道题!”于是乎,她的小可爱们就开始翻找练习册,一节让人收获满满的语文课就这样开始了,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她时常和我们聊天开玩笑,用着最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向我们传道授业解惑。
作为一名文科生,数学于我而言几乎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。数学一直是我的弱势科目,十次考试差不多有九次的排名都因为数学而不尽如人意。之前在网上看见一句话,我觉得很适合用来形容我和数学以及小明哥之间的关系:“很遗憾,在最无法战胜的科目遇见了最不想辜负的老师。”小明哥是高三才开始教我们的,虽然他只教了我们一年,但可以说他几乎和我们每一个同学成了朋友。在涉及教学时,他是严肃认真,一丝不苟的老师;在日常生活中,他是愿意买一箱箱优乐美给我们分享,和我们打游戏、谈天说地的朋友。在他的课堂上,我们搬着小板凳坐到教室前三排听课,在我们提出一个个不理解的步骤之后,他一边嫌弃我们笨,一边又嘴硬心软地讲起他重复过许多遍的知识点。但可惜的是,我在数学学习方面极其不争气,我用尽全力也没能在最后高考的时候一雪前耻。现在看来,数学学习的过程于我而言是一段极其痛苦的回忆,但是小明哥却是我最不想辜负的老师,如今距高考已过去了两年,我也只能在此向他说一句“抱歉”了。
说起张姐呢,大家应该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句话:“小小的身体有着大大的能量。”虽然带着调侃意味,但也确实如此。她每天都精力满满,就算有所疲倦,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过来,让人感觉她的身体里似乎有着源源不断的能量。有时候我们都会抱怨她的高要求,抱怨她的作业多,她也对我们很严格,在学习方面一丝不苟。但也是她,会在放假前最后一节课带我们玩游戏放松,给我们送上假期礼物;会在高考前最后一节课给我们每个人一张刮刮卡,我们抱着好奇的心理刮开,看着里面她亲手写的祝福,仿佛也能感受到她内心柔软的一面。
民附六年,教过我的老师也不止于此。高中毕业已有两年,初中毕业亦有五年,但是有些关于老师的记忆仍然很深刻。对于初中班主任兼英语老师的老范,那时的我们也许还有点叛逆,不太理解他的良苦用心,还时常抱怨他,嫌弃他唠叨,但现在回想起来他的唠叨其实都是为我们着想。语文老王,她的自制试卷现在想起来还是让人觉得手酸头疼;化学老骆,他的课堂总是与众不同,正如他让我们课前说的:“化学不难,化学好玩,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。”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让化学课变得生动有趣;物理阿平,一开始的他对我们可以称得上十分严厉,但到初三后期他也开始了鼓励式教学,他突如其来的关怀也常常让我们“受宠若惊”……
现在的我偶尔也会想起他们的絮叨,那时觉得挺烦,而现在看来也确是青春记忆里一抹明亮的色彩。
青春片段难相忘
在“青春”这一话题中,某些友谊片段一定是被提及最多的,我自然也是如此。
我还记得22年元旦跨年的时候,因为疫情,大家都无法离校,我们宿舍的五个人就商量着去食堂买了夜宵,去商店买了自热小火锅、饮料来作为我们的跨年聚餐。那天晚上,我们在熄灯之后一起在阳台看见了外面的人燃放的烟花,听见了十二点一过校内校外的人互相喊出的“新年快乐”。这次跨年,没有父母在身边,没有丰盛的晚餐,甚至还上了晚自习,考了试,但是有一起奋斗的朋友,有来自外界暖心的祝福,它也一样值得铭记,值得回忆。
同样是高三的时候,中秋节收假当天恰好是合家欢聚的时候,但有的同学选择留校或者提前返校,过节当天就只能待在校内。那天晚上,老刘也来到教室陪我们一起过中秋,和我们一起看了晚会,还带我们去行政楼门前的空地拜了月,这些都是我在家过节从来未曾体验过的。这些记忆,在当时可能只是被我们当做炫耀向没来学校的同学提起,而现在,确是独属于我自己的一段难以忘记的青春片段。
说起高考那几天,首先想起的不是考题如何难,心情如何焦虑,而是在7号晚上我和好朋友躺在酒店的床上,关了灯,一人一只耳机听着MP3里的歌,看着外面的星空,谈论着明天考完之后我们要干什么,也在惆怅着不知道下一次这样躺在床上聊天又会是什么时候。那个时候,围绕着我们的情绪不是紧张和焦虑,而是一丝即将分别的伤感。第二天考完英语,她在一楼等我,从三楼下来见到她的那一刻,我们给了彼此一个拥抱。那一刻,我其实挺想流泪的,三年的奋斗一幕幕从眼前闪过,我们或许有过失意,也许也想过放弃,但无论如何,都咬牙走到了今天这一步,言语无法诉说,一切的情绪都融于那一个拥抱之中,我们互相拍着背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
正如歌里所唱;“时光偷走遇见转角送来错过,四季飞快像坐过山车。”我的民附故事,始于2016年初秋,终于2022年盛夏,六年的时光飞驰而过,我很幸运能在民附十年的岁月里,留下我六年青春的足迹,有着独属于我自己的青春记忆。永远有人正青春,有人热血沸腾,下一个夏天,在商山之下又会有另一群少年扬帆起航,在莲花池畔演绎他们自己的民附故事。今恰逢民附建校十周年,我别无特长,就用自己的专业向民附说一句“生日快乐!”——Сднёмрождения!